大学四年期间,他们寝室四人共取得一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1项、省部级奖项8项、校级奖项8项,参与校创项目2项,参加了专业的大部分学科竞赛,获得各类奖学金不计其数;他们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研”值拉满:两人考上浙江工业大学,两人考上浙江农林大学……
他们就是光机电工程学院C8-216寝室的吴科楠、汪棋锋、刘俊熠和刘正月。
吴科楠: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发现目标,坚定选择。”
初入大学时的吴科楠也曾有过一段迷茫时期,不清楚自己未来的道路。在学长的推荐下,作为寝室长的他带着整个寝室开始参与到学科竞赛中,自此踏入了竞赛的大门。他想在各个竞赛中留下属于自己寝室的足迹,先后辗转制图、机器人、智慧农业、机械创新等竞赛,通过努力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奖项。
“如果有件事值得你去做,那就尽管去做。”为了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吴科楠选择了考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成功上岸。吴科楠始终认为,人生是由一个个的遗憾组成,因此不要因为当下而烦恼。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吴科楠认为好的氛围是成功的一部分,“我周围的同学都很上进努力,我们寝室的学习氛围很浓厚,能够缓解考研时的压力”。
汪棋锋:知行合一,追求卓越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步入大学,面对一切未知的可能,汪棋锋明白一个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他选择在大学期间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入学后,他参与竞选并担任班级班长,带领班级同学获得了许多团体奖项;课业之余,他也积极探索着生活的多种可能,珍惜所有遇见的丰富美好的瞬间。
作为学院青志部负责人,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认真负责对待每一项工作;同时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并担任学院党建服务中心培训教育组组长及机械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汪棋锋认为:“大学是一个很好地锻炼自己能力的平台,一次次尝试都会带来能力的提升;确立好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成功也会随之而来。”
刘俊熠:经历风雨,心志弥坚
“总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大一刚入学,刘俊熠就开始了他在“轮式自主格斗”的竞赛生涯,并且在一年时间内就取得了两个国家级奖项。自此之后的三年,刘俊熠就不再参与竞赛,转而一心投入比赛的组织、选拔以及培训工作。他是领队,他是教练,他负责选人、教人,虽然获奖名单上看不见他的名字,但是备赛的现场总是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我是一个恋家的人,不论是团学还是竞赛,都是我的家。我希望我所带的团队能够蒸蒸日上,我希望团队里的人不论离开还是留下,都对这个家都有一份念想。”学生工作和学科竞赛的三年,深深地影响着刘俊熠的志向。他坚定理想信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毫不动摇地选择跨考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学生工作、竞赛三手抓,最终以401分的分数实现了他从理工到文科的跨越。
刘正月:砥砺前行,方显英雄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大学入学,新鲜感褪去,刘正月也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时光。但也正是这段时间,让他明确了未来的道路与发展方向。在不断地学习与自我精进后,他与团队成员获得了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和智能机器人格斗与竞技大赛的国家级奖项。同时,他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也不断发光发热,获得了技术成图大赛和省级物理理论竞赛的三等奖等。
“学愈进而愈惘”,大学的课程竞赛学习与工作实践经历让刘正月愈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识和技能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基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此时他萌生了考研的想法。
道阻且长,幸运的是在考研的道路上他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作为舍友更是“战友”,在考研的道路上互相勉励共同前行。最终刘正月高分通过初试,并在复试中表现出色,得以在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深造。
一“研”为定:前进路上最佳拍档
在他们心中,寝室四人不仅是简单的室友,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前进道路上的最佳拍档。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性格,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竞赛。一起捧着电脑研究机器人,“共同钻研学科竞赛,一起过关斩将”,他们在竞赛中相互成就。
大三时,寝室四人默契地同选考研路,这就创造了绝佳的学习氛围与交流环境。考研期间,寝室成员互相督促,几乎成了“连体婴”,每天都在一起学习。此外,他们还共享公共课的学习资料,分享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有人情绪低迷的时候也会互相鼓励。
现在,他们即将在浙农林大画上本科阶段的句号,去追求更广阔的未来。“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他们将带着四年的室友情谊,从此刻,再出发。
正文转自学校新闻网:
【农林故事】学霸寝室C8-216:相约“研”途 携手“上岸”https://www.zafu.edu.cn/info/1002/112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