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学坤,男,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1班学生,浙江平阳人,目前已成功考取浙江大学研究生。
志在高远,心向科研
大一下学期,温学坤就加入学院戴朝卿教授课题组学习,用了近一学期时间积累了一些专业知识,在戴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研究生学长的带领下学习如何看文献、做实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整段科研训练异常艰苦,当时和他同届进入课题组的一共有四位同学,只有温学坤一人坚持到了最后。厚积薄发,他在大二、大三分别以共一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两篇高水平SCI论文,由此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他说,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老师和学长的悉心指导同样至关重要,这段科研经历也让他意识到了“平台资源”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凭借科研训练的经历,挑战浙江大学新高度,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突破重围,摘得胜利的果实。
无挑战,不青春
正是凭借这段科研训练的经历,温学坤参加了学校的“东湖杯”竞赛,经过学院、学校和省赛的层层选拔,最终摘得了浙江省挑战杯“金奖”。挑战杯的竞赛经历可以算的上是他大学四年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在参赛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不光是组内队员的共同努力协作,同时还少不了学院各个老师的帮助。学院老师们组织了多次模拟现场答辩,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帮助不断打磨参赛作品。根据老师们提出的意见,进行组内成员的合理分工,共同努力并最终呈现出了理想的结果。挑战杯竞赛的历程让他明白了身为组长的职责所在,他认识到,要妥善协调团队成员间的关系,确保任务得以公平而有效的分配。此外,还需要给予团队成员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动力,让团队一起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而在比赛落幕之际,他深深体会到,与队友们并肩作战、共同付出的经历,其价值远胜于竞赛的结果本身。一个项目的成功,并非单个人的辉煌,而是源自于整个团队合理的分工与成员间默契无间的合作。尽管整个过程非常艰辛,但这也为未来的结果埋下了种子。
脚踏实地,勇攀高峰
到了大三下学期,即将面临毕业季。读研?就业?对于未来的选择应该也都困扰过每个临近毕业的学子。而温学坤当时则毅然决然选择考研,整段备考过程固然非常辛苦,自从暑假开始几乎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考研的学习中,在考研教室备考的过程中,也看到了许多立志考研的同学,虽然大家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各不相同,但他觉得大家都是考研路上的同行者。
在初试的前一天,前往浙大紫金港校区确定考场,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内心不禁感叹:“如果能在这里上学就好了。”初试结束后便是漫长的等待,焦急、不安的情绪想必困扰着所有等待成绩的考生。终于到了出分那天,看到自己的分数与估计的相差无几,想着自己应该有机会进复试,随即就开始准备复试的内容。之后又到了公布复试名单的那天,51进39,他在名单中排名第22,看到自己的排名觉得大概率能考上,复习的动力又多了一些。但想到复试的科目本科期间都没学过,同时不免有些担心复试时答不上来专业课难堪的场面。到了复试那天,所幸面试的老师对发表的那两篇论文比较感兴趣,并没有太深入的询问专业课知识,整个面试过程也比较轻松,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能有一段科研经历在复试中竟然这么重要。最后,温学坤以综合成绩排名第12的好成绩成功被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录取。至此,近一年的考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毕业感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四年锤炼,不负韶华。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有许许多多的困难,有人中途放弃,有人坚持到底。只有克服困难才能使人成长,尽管过程非常艰险,但那些曾经被克服的困难也许会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最后,他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生活,也并非都要去经历学习、科研的困难,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找到自己学习生活的目标,取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文:温学坤,审核:方建珍)